5個方法終結拖延症🔥,讓你做事更有效率😽!原來拖延症不是你的錯!【BB好書介紹 EP.47】

你跟我一樣有拖延症嗎?
你總是把事情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做嗎?

前幾天的時候啊,我一直在想說,這支影片到底要做什麼內容。
我有好幾個主題在那邊想,可是想來想去,我就一直沒有辦法下定決心。
於是我就一直拖、一直拖、一直拖。

然後我就在我姊家發現了這本書——《終結你的拖延症》。
我覺得我太需要了,就翻起來看。
那我姊也有很嚴重的拖延症,所以這本書她都沒看完哦,是我幫她看完的!

今天就來講一下,要怎麼終結拖延症,讓自己更有效率吧!


原來啊,拖延症不是你的錯,也不是我的錯。
我們的大腦有保護機制,就是大腦不喜歡改變,是為了讓我們能夠順利生存下去,所以它有這樣的保護機制。

如果你一下子想要改變很多的話,大腦就會發出警覺的訊號,覺得:「啊你變太多了!不行不行,要變回原狀!」
因為大腦很喜歡維持原狀,它算是有一點固執的個性哦,它不太喜歡改變。

我們每次要做一件新的事情的時候,就會對大腦產生很多的壓力。
因為它覺得:「哇,你一直在改變啊,我很想要恢復原狀!」
很快地,我們就會開始不想要行動了。

所以每次我們要培養一個新的習慣,都很難持續下去。
拖延症其實不是因為我們懶惰哦,這樣想是不是覺得心情比較好一點?


大腦呢,雖然不喜歡做很大的改變,但是它可以做小小的改變。
我們就可以利用這小小的改變,慢慢去達成我們要的目標。

假設你今天有個報告要寫。你一想到要寫報告:「哦~要寫很久耶!要寫好幾個小時,而且不一定能寫出來……」
你就會壓力很大啊,你就不想去做啊,所以就一直拖、一直拖。

書上建議你可以做一個只需要 10 秒鐘就可以完成的動作。
如果是寫報告啊,你就只要把電腦拿出來就可以了,只要花你 10 秒鐘的時間。

這個小小的行動可以讓你的大腦分泌一種「多巴胺」哦。


原來在我們的大腦裡面有一個地方叫做「伏隔核」,這個地方可以分泌多巴胺。
但它需要的就是你做一點小小的行動,就可以分泌了。
多巴胺會讓我們覺得很愉悅、很開心,而且只需要一點點的行動就可以製造出來。

所以當我們把電腦拿出來的時候,我們就會覺得有點開心呢。
那我們再做一個 10 秒鐘的動作,就是我們把 Word 打開。這也是寫報告前一定要的動作,也只需要 10 秒鐘而已。
這樣子可以讓大腦再刺激多巴胺哦。


舉例,如果說你一直都很想要運動,可是也提不起勁來,一直拖一直拖一直拖。
你可以試著先換上運動服,這也只需要 10 秒鐘的時間。
換上之後你不用馬上運動,但是它也會讓你的大腦分泌一些多巴胺,讓你覺得自己很棒、很開心,之後要運動的話,你可能就更願意了。


我在拍影片之前,也需要準備很多東西。
一想到這個龐大行動量,我的大腦就會想要拖延。
於是我就做一個只需要 10 秒鐘的動作——那就是「拿出我的眉筆開始畫眉毛」。這個動作只需要 10 秒鐘。

我發現在我畫完眉毛之後呢,我就會自然而然地把東西準備好,就可以開始拍片了。
可是如果我沒有畫眉毛的話,我就會在那邊一直拖、一直拖,沒有辦法開始拍影片。


再來這個方法叫做「定錨效應」。
就是啊,你可以決定你要在什麼樣的地點做什麼樣的事情。

例如你可以決定:你要寫報告或企劃案的時候,就一定去星巴克做。
在那邊你可以比較專注地寫。久而久之,你的大腦就會養成習慣。

當你一到達星巴克的時候,你的大腦就會切換模式,它知道:「要開始專注了,因為要寫報告了!」


還有一個方法,我稱它為「疊加效應」。
就是你可以把你既有的習慣,跟一個新的習慣綁在一起。什麼意思呢?

我每天早上起床之後啊,都一定會幫我的貓咪挖貓砂,而且我會挖很久,挖得乾乾淨淨的,我是專業的貓奴!
然後也會把食盆區都擦乾淨、擦一下地板、整理乾淨。這會花我很多時間,大概有半小時左右。

這已經是我每天的習慣了,每天一定會這麼做。那麼我就可以把一個新的習慣疊加到這個習慣上面來。
我可以利用這個時間,同時也去聽一本有聲書,好好地利用這段時間。

或是你每天早上是不是一定會刷牙?
那你就可以決定在刷牙的時候邊刷牙邊深蹲,同個時間就可以做兩件事情。
把新的習慣放到舊的習慣上面,我就稱它作「疊加效應」。


不要被你的「完美主義」搞砸了!

如果你有完美主義的話,你做每一件事都會覺得想要把它做到最好。
如果沒有做到最好,就乾脆不要做了。或者是沒有做到最好,你就會覺得很自責、很生氣,一定要把它做到最好。

這樣子很容易造成拖延症,因為你沒有辦法下定決心去做這件事情。你做這件事之前會想太多,因為你有完美主義。


有一個故事是說啊,有一班陶藝的學生,老師把這些學生分成兩組:

第一組的學生,老師告訴他們說:「你們這學期啊,一定要捏出最漂亮、最完美的作品出來。你們的分數就是依照你們作品完不完美來決定的。」

老師又跟第二組學生說:「你們這學期要做出越多作品越好,你們的分數是依照你們的數量來決定的,做越多就會越高分數哦!」

一個學期過去之後,老師來看看大家的作品怎麼樣。

結果發現啊,第一組的學生,因為他們非常注重完美,導致每一個學生都沒有做出多少作品,而且作品的質量也沒有非常好。

第二組學生反而做出比較多、又比較棒的作品,比第一組學生還要好。因為第二組學生並沒有完美主義,他只是要做出很多作品而已。
而且在每次做的過程中都會學習、都會進步,所以最後做的作品就比第一組學生還要好啦!

所以,完美主義真的會讓你壓力更大,造成你的拖延症。


再來就是呢,你要給重要的事情一個明確的期限
如果沒有明確的期限,很容易就會一直拖、一直拖、一直拖。

有一個定律叫做「帕金森定律」,是說:
如果你給一件事情這麼多時間,那麼你一定會填滿這麼多時間

所以你給自己的期限如果是兩個禮拜,你就一定會花兩個禮拜去做它;但如果你給自己的期限是一天,你一定也有辦法在一天之內完成哦!

因為人真的非常有趣,你給自己多少期限,就一定會拖到最後一秒。

空間也一樣,好像也有這個帕金森定律。你的房間有多大,就會有多亂;你的包包有多大,就會塞多少東西。

有一個說法是「宇宙不喜歡真空」,所以你給一件事情這麼多時間跟空間,它一定會把它填滿!

所以,我們要給重要事情限制一個時間,而且不要太長,就算你的期限很短,你也一定可以做出來的!
這就是帕金森定律!

再來就是,我們一定要好好鼓勵自己哦!好好地獎勵自己~
我們已經這麼努力了,想要治療拖延症,而且也有做出一點點行動了,我們就一定要好好地鼓勵自己。

你可以做一張集點卡給自己哦。
如果你完成了 10 件什麼事情,你就可以得到一個什麼獎勵。可以自己決定哦!


集點卡的概念,據說最早是追溯到 19 世紀的美國
那時候很多店家會發一些綠色的郵票給客人,當他買很多的時候,就會發郵票給他。
收集到一定的郵票,就可以自己看目錄選擇獎品。

日本也在 1990 年代,在各大超商(像是 7-11)開始有集點卡的活動。
後來台灣的便利商店也開始引進集點卡,7-11 跟 Kitty貓聯名,造成大家搶購一空!

集點卡真的可以刺激大家消費,因為這個概念非常有趣。
大家也可以做自己的集點卡來獎勵自己哦!

像我如果做了 10 支影片,我就可以再買一支吉伊卡哇


再來就是,我們要找出這個目標背後的原因

你想做一件事情,背後應該都是有原因的吧?
如果那個原因不夠吸引人、沒有足夠的慾望的話,你就不會想去做。

就像是打掃家裡好了,我們都知道打掃家裡很重要啊、斷捨離很重要啊,可是就一直沒有動力去做。為什麼呢?
欸,那就是因為——這個目標背後沒有什麼慾望啊!就是一個比較平淡無奇的目標。

做完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呢?可能一兩天之後就亂了啊。
如果你沒有任何慾望在這個目標後面的話,你就不會想去做了。


但是,如果今天你暗戀的對象要來你家玩了,你是不是馬上就開始整理了?
馬上開始打掃了!
因為這背後的目的就不一樣啊,這個慾望很明顯吧~!

這個想法是很有趣的。
有一些事情你遲遲不去做,可能就是因為那件事情對你來講也沒有什麼好處,
也許做了之後,你的生活也不會變得更好或更差,所以就沒有動力去做了。


最後一點也分享給大家:

改變人生的話,就要有一個異想天開的目標
一個讓你想到就會覺得很興奮的目標~
朝著這個目標前進的話,一定可以改變人生的!


那今天的內容,就是從《終結你的拖延症》這本書裡面出來的~
這本書還蠻可愛的,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哦!

我之前還有介紹一個日本的億萬富翁,他分享到底怎麼變有錢的 10 個心法。
在這邊可以去看一下哦 👉

請訂閱我的頻道,我還有更多有趣又好玩的事情要跟你分享哦~
那我們下次再見囉,Bye bye!